硬化成型的混凝土中存在著眾多的微孔隙、氣穴和微裂縫,正是由于這些初始缺陷的存在才使混凝土呈現出一些非均質的特性。微裂縫不斷的擴展和連通,最終形成我們肉眼可見的宏觀裂縫,也就是混凝土工程中常說的裂縫。
全性能和使用年限的耐久性,就必須進行修補恢復,其修復方法可采用表面封閉法。
對于塑性裂縫和干縮裂縫的活性裂縫,可待其基本穩定后再進行處理或裂縫處理后采取補強加固措施,使用壓力注膠法限制其裂縫的開展。
對于溫度裂縫的修復,因溫度裂縫一般寬度較大,且以周期性活動裂縫居多,可采用粘度低、粘結性好、彈性模量較小且柔性較好的結構
1~3mm。
2、用脫脂棉絲蘸丙酮或酒精擦洗打磨過的區域,以去除混凝土粉末和灰塵。
3、調配環氧石英砂漿,要求石英砂干燥且粒徑大于0.1mm 的顆粒不超過總重的50%;環氧樹脂和固化劑的比例按固化劑的使用要求;石英
果確認其寬度超過0.1mm 或更大,裂縫深度已經達到或超過保護層深度,并且裂縫已經處于靜止狀態,其修復方法可采用表面鑿槽法,
小于20mm 為宜。鑿槽時注意應先沿裂縫打開,再向兩側加寬。
(2)使用鋼絲刷或角磨機配金剛石角磨片打磨裂縫兩邊不小于20mm 的范圍,目的是清除混凝土表面炭化部分和污染物,打磨深度為
粉末和灰塵。
砂的摻加數量根據和易性調配。
(5)在裂縫周邊打磨區域和溝槽內部表面涂刷一層環氧漿液,以利于后抹材料與混凝土的結合。
(6) 用專用抹壓工具將調配好的環氧砂漿抹壓于裂縫表面,待砂漿固化后即可進行裝飾工作及后序施工。
(二)壓力注膠法操作步驟如下:
1、在裂縫交叉處、較寬處、端部以及裂縫貫穿處,當縫隙小于1mm 時埋設的灌漿泵間距為350~500mm,當縫隙大于1mm 時,為
防止產生小孔和氣泡,要掛平整,保證封閉可靠。
4、裂縫封閉厚應進行壓氣試漏,檢查密閉效果。試漏需待封縫膠泥有一定強度時進行。試漏前沿裂縫涂衣層肥皂水,從灌漿口通入壓縮
泵的壓力。
7、待縫內漿液達到初凝而不外流時,可拆下灌漿嘴,再用封縫膠的灌漿液把灌漿嘴處抹平封口。
8、灌漿結束后,應檢查補強效果和質量,發現缺陷應及時補救,確保工程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