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速或市政干道的混凝土地面出現坑洼時,為了預防雨天加劇破損,必須根據損害程度及時進行維修與保養。
一、施工前物料準備
1)準備施工必需的工具與設備,如中小型攪拌機或手動攪拌器、高壓水槍、地面清掃用具、手提式吹風機或拖布、至少兩個鐵皮攪拌桶、刮板(抹子)、長刮板(抹子)、靠尺、消泡滾和塑料布等。
2)根據需修補的混凝土面積,確保備有充足的清水。
二、坑洼破損區域清理
1)在混凝土坑洼區域劃線,切割成規整的正方形或長方形,并清除廢舊混凝土。
2)清除作業面上的浮土和其他雜物,用高壓水槍沖洗地面,將泥漿沖離作業面并防止回流。
3)沖洗干凈后,讓作業面保持濕潤狀態一段時間,直至不再滲水為止。
三、材料與水的配比設置
水泥路面修補料與水的比例應為1:(0.13~0.15)。
混凝土配合比為:水泥路面修補料:石子:水 = 1:(0.8~0.95):(0.13~0.15)。
1)僅使用水泥路面修補料時,加水約為原料重量的13%~15%,機械攪拌均勻后直接澆注。
2)如澆注混凝土,需正確測量坑洼體積,當修補深度超過10cm時,應加入5~30mm的連續級配干凈石子,以形成混凝土進行澆注。
四、澆筑與養護
1)澆筑的砂漿或混凝土應保證密實,進行抹面、壓光,并在硬化后及時進行充分的養護。
2)澆筑、抹面、壓光完成后,待混凝土表面稍干不粘手時,立即覆蓋塑料薄膜進行養護。若干分鐘后,若表面已足夠堅固,可用水進行灑水養護。
3)當砂漿或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0%以上時,即可開放交通(根據天氣溫度等實際情況,通常需要2~4小時)。
五、注意事項:
1)加水量需嚴格按照材料說明進行,過多可能導致修補層表面耐磨性差、易開裂,影響強度和凝固時間。
2)雨雪天禁止施工。
3)作業面必須保持濕潤,且水泥路面修補材料需攪拌均勻,以避免空鼓現象。
4)坑洼修補區域應使用切割機切割成規則矩形,并鑿毛邊緣后進行澆筑。
5)大面積施工時,應準備多臺立式攪拌機,同時攪拌材料。
6)盡量添加石子以配制混凝土,石子應連續級配、干凈,粒徑控制在5~30mm之間,并嚴格按要求選擇,以確保搶修效果。
7)澆筑前,應使用振搗棒或平板振進行充分振搗,以發揮材料性能。
8)養護要及時,混凝土表面稍干不粘手時,立即用塑料薄膜覆蓋,若干分鐘后若表面足夠堅固,可灑水養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