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2021-05
施工時無需復雜的施工機械和技術要求,無需長時間的封閉交通,施工后2小時可開放交通;無需對病害部位開挖,可節省大量的施工費、材料費和養護時間,有效的延緩道路病害的擴散和蔓延,延長道路使用壽命;而且修補后與原水泥混凝土路面顏色接近,有較好的美觀度。粘接性能:利用材料本身的粘接能力和表面能原理,修補面與原混凝土反應成統一的整體,從而形成很高粘接強度,施工后2小時的粘接強度可達到1.6Mka,可與各種病害部位粘接,粘接能力基本不受厚度影響,可實現1mm超薄修補,在伸縮、碾壓、推移等外力下而不脫落、不碎裂。耐久性能:較快的早期性能體現和較高的早期強度,且后期不衰減,對很多病害部位可做到一次性根除;材料本身有很強的防水、耐腐蝕和抗紫外線能力,其抗老化能力是原水泥混凝土的5倍以上,性能衰減不會早于原混凝土,不會因老化而失去粘接能力和抗壓強度。抗壓性能:修補料固化后有非常強的抗壓和抗折能力,兩小時的抗壓強度可達22Mka,后期強度不斷上升,峰值抗壓強度達100Mpa以上,對病害部位有很好的補強和支撐作用,修補厚度3mm即可達到非特殊荷載道路的抗壓要求,在高速和高壓的行車狀態下不會出現破碎和脫落。
24
2021-05
1、混凝土路面龜裂混凝土路面龜裂亦稱塑性收縮裂縫,是指混凝土澆注后仍處于塑性狀態時,由于表面水分蒸發速度過快而產生的裂縫。這類裂縫縫隙多在表面出現,形成不規則,長短寬窄不一,呈龜裂狀,肉眼可見,深度一般不超過50mm,這種裂縫對結構性能影響不大,但外觀難看。混凝土路面龜裂產生的原因主要是混凝土澆注完畢后表面沒有及時覆蓋,特別是在炎熱或大風天氣混凝土表面水分蒸發速度過快,或者是被基礎吸水過快等原因,造成混凝土產生急劇收縮,此時混凝土強度趨近于零,不能抵抗這種變形應力而導致裂縫。商品混凝土由于為了滿足可泵性、流動性,出機時混凝土的塌落度和砂率比普通混凝土大很多,如道路混凝土施工塌落度規范為2.5cm,實際往往為5~7cm,甚至更大,尤其是夏季施工,摻緩凝減水劑的混凝土早期強度低,表面容易形成裂縫。混凝土路面龜裂防治措施①根據結構的要求選擇合適的混凝土強度等級及水泥品種、等級,盡量避免采用早強高的水泥。②在澆注混凝土后要及時覆蓋養護,增加環境濕度,特別是夏季施工,應盡量選在下午施工或者夜間施工。③混凝土在滿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盡量減小塌落度,使用中砂或者粗砂,降低砂率,嚴格控制骨料的含泥量。④積極采用摻合料和混凝土外加劑(如粉煤灰、高效減水劑等)。摻合料和外加劑已作為混凝土的重要組份,可以明顯地起到降低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熱、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降低混凝土成本的作用。⑤如果已出現裂縫,可在混凝土初凝后終凝前進行二次抹光,然后做下一道工序并及時覆蓋灑水養護。2、混凝土路面線裂混凝土路面線裂是指混凝土板面呈縱向或斜向斷開的裂縫。這種裂縫短則幾十厘米,長達十幾米,或貫通整個混凝土板,這種裂縫處理起來比較困難,一般以預防為主,一旦出現,只好打掉重新澆注混凝土。混凝土路面線裂的主要成因有二個方面:一是施工工藝引起的,如基層沒有壓實、接搓不良、沒有噴水濕潤,混凝土攤鋪厚度不均勻、振搗不密實,切縫深度不夠,脹縫沒有做好等;二是使用不當引起的,有的過早開放交通,混凝土強度未達到設計要求,造成局部集中受力而線裂,還有的混凝土板塊邊緣沒有采取保護措施,受到荷載(汽車)橫向碾壓而線裂。混凝土路面線裂防治措施施工上要嚴格按規范要求進行,確保施工質量,力求做到基層壓實、接搓良好、路基保持濕潤,混凝土攤鋪均勻、振搗密實,養護充分,切縫及時且深度夠,冬天可采用真空吸水。使用上要使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才能開放交通,同時在混凝土板塊邊緣要考慮保護性措施。①模板需涂脫模劑,使混凝土與模板之間形成一層薄膜,減少混凝土與模板間的粘結作用。這樣不易產生裂縫,也便于拆模。另外,在澆注混凝土路面時,要將基層和模板澆水濕透,避免吸收混凝土中的水分。②夏季應注意混凝土的澆搗溫度,采用低溫入模、低溫養護,必要時經試驗可采用冰塊,以降低混凝土原材料的溫度。③澆搗工作:澆搗時,振搗捧要快插慢拔,砼振搗應插點均勻,快插慢拔,每一插點要掌握好振搗時間,根據不同的混凝土坍落度正確掌握振搗時間,避免過振或漏振,一般振搗時間20~30S,過短不易搗實和氣泡排出,過長可能造成砼分層離析現象;應提倡采用二次振搗、二次抹面技術,以排除泌水、混凝土內部的水分和氣泡。④混凝土養護:在混凝土裂縫的防治工作中,對新澆混凝土的早期養護工作尤為重要。根據具體氣候條件通過澆水或覆蓋及時進行保養,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強度,以增加混凝土相應期齡的彈性模量和抗拉強度,以保證混凝土在早期盡可能少產生收縮。主要是控制好混凝土路面的濕潤養護,對于大體積混凝土,有條件時宜采用蓄水或流水養護。養護時間為14-28天。3、混凝土路面斷裂混凝土路面斷裂是指混凝土板面出現橫向斷開條形裂縫,亦稱斷板。這種裂縫嚴重影響結構使用性能,在施工中要嚴加禁止,一旦出現,須打掉重新澆注混凝土,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混凝土路面斷裂的成因主要來自二個方面:一是由于混凝土收縮變形引起的,主要是物理收縮即干燥收縮,通常收縮值高達0.2-1mm/m;一是環境溫度變化引起的,在通常情況下,溫度每變化1℃,混凝土變形值為0.01mm/m,白晝高溫,可使混凝土板體內部溫度不一致,頂面溫度高于內部溫度,造成板體中間拱起,夜間溫度降低,可使混凝土板體頂面溫度低于底面溫度,造成板體兩頭翹曲,環境溫度變化引起熱脹冷縮,從而產生溫度應力,使混凝土被拉裂。這種裂縫常出現在混凝土板塊中間、雨水口和檢查井等薄弱部位。防治措施①減少混凝土單位用水量,一般礫石不大于160kg/m3 ,碎石不大于170kg/m3。②嚴格控制混凝土塌落度,現場攪拌不大于2.5cm,商品混凝土不大于7cm。③嚴格控制水泥用量,增加骨料含量。④混凝土的極限拉伸值隨著抗壓強度的提高而有所提高,因此提高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可提高其抗裂性能。目前水泥混凝土路面多采用C30、C35較高標號的混凝土。⑤采用碎石配制混凝土。因為采用碎石配制的混凝土的極限拉伸值比用一般卵石配制的混凝土提高30%左右。⑥控制混凝土骨料的最大粒徑。采用最大粒徑較小的骨料配制混凝土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極限拉伸值。因此《規范》中限制骨料最大粒徑在一般公路中不超過40mm,在高等級公路中不超過35mm,甚至限制在25mm以下。⑦選擇好外加劑,一般不宜摻用普通緩凝減水劑,宜摻用高效減水劑或微膨脹劑,冬天可用早強劑。⑧精心設計混凝土配合比,注意水灰比不大于0.50,砂率不宜過大。⑨混凝土攪拌均勻不離析不泌水。⑩施工方面要避免夏天中午施工,要及時覆蓋并灑水養護,切縫要及時,防裂鋼筋要放好,不能變形移位等。
17
2021-05
貼縫帶是一種阻止水進入裂縫的快捷、清潔、安全、長效的方法,不受季節的影響,一年四季均可施工,修補玩即刻馬上通車,不影響交通。本產品是新式的自粘式橡膠改性瀝青貼縫帶,在裂縫表面粘合,貼縫帶分為冷用和熱用兩種。冷貼縫帶不需加熱,直接與裂縫面接合,加以壓實后可以通車;熱貼縫帶加熱熔化并和瀝青,在水泥混凝土地面形成持久的粘結,形成防水的密封層后加以壓實使用壽命會比冷貼縫帶要長,未使用的材料可長期保存。產品特點彈性密封、防水性能好、施工安全、安裝快捷、節約勞動成本、粘接牢固!施工步驟貼縫帶(熱用):第一步:撕開隔層用的塑料紙第二步:將熱貼縫帶壓在裂縫表面第三步:將熱貼縫帶和裂縫接和處加熱到適當溫度使熱貼縫帶融化粘接在裂縫處第四步:確認冷貼縫帶已經凝固粘接在路面并用腳或錘子加以壓實,開放交通貼縫帶(冷用):第一步:撕開隔層用的塑料紙第二步:將冷貼縫帶壓在裂縫表面第三步:用錘子等壓實工具壓平裂縫貼第四步:確認冷貼縫帶已經牢固粘接在路面,開放交通
13
2021-05
混凝土修補材料(修補劑),具有高效修補,粘結力強,耐磨抗老化,節能環保等功效,對水泥路面起砂、起皮、裂縫處理效果極佳,可實現1小時通車。對于水泥路面修補料的適用范圍,速通做出以下總結,經常用于五種場地的路面病害修復:??1、車流量大、超載嚴重的的高速公路路段:因車倆的來往行駛的次數只增不減,對路面造成的傷害是非常大的,修復難度也比較高,因此需要水泥路面修補料粘結力、抗壓抗折性和耐磨度都非常強,可以很好地對這些路段進行修復。??2、山地礦區:礦區地區路面是非常容易產生病害的,我們可用該修補料修復山地礦區的路面表層病害。??3、履帶式工程車或履帶式作戰車訓練場:這些場地受到的壓力和摩擦力非常大,當表層出現破損時,可用高強度的修補料解決。??4、高溫高濕地區:這些路面溫度和濕度較高,修補難度比較大,但水泥路面表層罩面加強型是一種可用于高溫高濕路面修補的特殊型水泥路面修補料。??5、二次病害發生路段:二次病害多半是由于修補料的使用不當所致,用水泥路面修補料進行修補,可以徹底根治這一問題。??
12
2021-05
(一)混凝土路面裂縫、斷板(1)塑性收縮裂縫路面塑性收縮裂縫一般發生在混凝土凝結過程中,由于蒸發速率大于混凝土泌水速率造成混凝土表面產生收縮而形成裂縫。塑性收縮裂縫的形態一般不規則,既有表面細小的淺裂縫也有深裂縫和貫穿裂縫。混凝土表面水分蒸發速率與溫度、濕度和風速有關.從施工氣溫開始,向上交相對濕度線,再折向右移動交混凝土溫度線,再向下移動交風速線,最后折向左移動即可得大致的蒸發速度。當蒸發速度大于1kg/(m2·h)時,就應采取措施避免產生收縮。預防塑性收縮開裂的重要手段就是減少混凝土表面水分的蒸發速度,如施工前,路基灑水濕潤,防止路基吸收混凝土水分;避開溫度高,風速大的條件下避免施工;根據現場情況,收面工序適當提前,初凝前完成抹壓工作,適當增加抹壓次數,充分彌補混凝土失水造成的微裂縫,初凝前完成收光工作,進行二到三遍收光;及時用濕土工布覆蓋,以補充水分養護。(2)斷板結構應力是形成斷板的主要原因,內部拉應力超過混凝土抗拉強度就會產生斷板。施工過程中導致內部拉應力過大的原因有:路基不均勻沉降及基層失穩、溫度應力作用、混凝土收縮應力等。1.對于施工道路基礎為橋涵和構造物附近、濕軟路基,填挖交界處等地質變化明顯路段的路基必須進行碾壓和攤鋪,滿足設計壓實度和平整度要求。2.高溫季節施工時,混凝土路面初凝后,必須加蓋土工布起保溫保濕的作用,不能用冷水直接進行養護,防止混凝土路面和混凝土內部溫差過大。3.施工過程中,控制好切縫時間,保證混凝土內部的拉應力釋放在切縫端。混凝土具有一定強度時,及時切縫,一般以不蹦出石子為準。(二)混凝土起灰(混凝土表面粉化)混凝土路面施工不當易出現表面起灰現象,嚴重破壞混凝土耐磨性、抗滲性、美觀性與耐久性等。(1)現象路面硬化后,表面泛白,粉化嚴重,嚴重時表面浮漿層沒有凝結,無強度,隨著路面投入使用逐漸起砂、漏石。(2)產生起灰的原因1.混凝土泌水造成混凝土表層水灰比大于混凝土內部,表層水化產物間搭接不致密,混凝土表面強度偏低。2.混凝土用水量過大或減水劑摻加過量,造成混凝土泌水;3.砂細砂模數偏大,級配差,顆粒較粗;混凝土中其他摻合料顆粒太粗;水泥凝結時間長,細度過高、比面積過小,顆粒級配不合理,水泥中混合材特別是輕質混合材摻量過多。這些都會使混凝土泌水量增加從而加大混凝土表面水灰比。??4.振搗過度使骨料下沉,漿體在表面泌水或浮漿過多。??5.混凝土表面硬化前即灑水收面,或受雨水沖刷造成漿體流失。??6.保濕養護不當,混凝土表面水分散失過快使水泥得不到充分的水化而產生不了足夠的表面強度。?(3)預防措施1.提高漿體密實度,降低水灰比與選擇合適砂石,嚴格控制砂石含泥量;2.振搗適度,避免過振,通過抹面增加表面密實度;3.根據天氣情況,控制灑水養護的灑水量和灑水遍數;4.減少礦物摻合料摻量,提高混凝土強度,5.嚴禁私自加水,采用低坍落度,控制混凝土泌水。(三)混凝土起皮?(1)現象某工地反應混凝土路面出現起皮現象,現場查看路面存在浮漿層,經過振搗混凝土分層、泌水導致混凝土表面一層與基底層分層,從而產生起皮。(2)形成原因1.水灰比過大,表層強度偏低;2.使用受潮、結塊水泥,混凝土強度降低;3.骨料含泥量過大,粘結強度降低,級配較差,拌合物保水性差,易泌水;4.路基有積水,澆筑時私自加水調整坍落度,振搗時局部過振造成離析或泌水,引起局部起皮;5.收面過程中,灑水收面;6.冬期施工,混凝土表層受凍;7.養護不足。(3)預防措施1.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合理,拌合物保水性、粘聚性良好;2.原材料質量合格;3.滿足施工條件下,盡量降低坍落度,減少泌水;4.路面基礎灑水濕潤,但不得有積水;5.振搗時,做到不漏振不過振,抹面應及時;6.及時采用保濕養護。